那“滋滋哒哒”的声音持续不断地从铁盒子里传出,像一只无形的虫子在养心殿静谧的空气里钻营。
溥仪先是吓了一跳,小小的身子往后缩了缩,随即又被这新奇的声音完全吸引。
他丢掉手里的听筒,整个人几乎趴在了那无线电发报机上,耳朵紧贴着冰冷的金属外壳,乌黑的眼睛瞪得溜圆。
“它在说话!”
他抬起头,兴奋地看向张谦和与李德顺,“你们听,它是不是在说话?
说的是什么?”
张谦和忙凑上前,脸上堆着谄媚的笑:“万岁爷圣明,这西洋机巧之物,想必是在给万岁爷请安呢。”
他虽这么说,眼角却瞥向那发出怪声的铁盒子,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李德顺则垂手侍立在一旁,浑浊的老眼望着小皇帝兴奋的模样,心里却像压着块石头。
请安?
他伺候主子几十年,听过各式各样的请安,可没有一种是这样冰冷、这样杂乱无章的。
这声音,更像是一种……催促,或者说,是一种来自远方的、急不可耐的叩问。
“不对,”溥仪歪着头听了片刻,自顾自地否定道,“它不是在请安,它是在哭!
呜呜呜的,像冬天风吹过殿角的声音!”
孩子的想象力天马行空。
他不再满足于听,开始伸出小手,去拨弄那些亮晶晶的旋钮。
他胡乱拧动着,那“滋滋哒哒”的声音顿时变得忽高忽低,时而尖锐,时而沉闷。
“万岁爷,当心龙体,这东西……”李德顺忍不住出声,想提醒皇上这毕竟是来历不明的西洋物件。
“不妨事!”
溥仪正玩在兴头上,头也不抬,“李谙达,你看,这个钮管声音大小,这个……这个管声音高低!
好玩!”
他玩得不亦乐乎,甚至忘记了刚才还在搭建的积木宫殿。
那座用上好紫檀木雕刻、彩绘着祥云龙凤的微型宫殿,此刻被冷落在一旁,一块檐角的积木因为地基不稳,“啪嗒”一声掉了下来,滚落到地毯上。
张谦和赶紧弯腰捡起,小心地吹了吹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想要放回去:“万岁爷,您的宫殿……不要那个了,”溥仪摆摆手,全部注意力都在无线电上,“这个会说话的盒子更好玩。
张仁骏是个好臣子,知道进献这么有趣的玩意儿。”
他无心的童言,让李德顺心里又是咯噔一下。
张仁骏……这个名字近来在宫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除了这无线电,还有奏折里提及的“编练新军”、“开办工厂”,都与这位远在广州的两广总督息息相关。
就在这时,那被溥仪胡乱拧动的旋钮,不知怎的,突然让杂音减弱了许多,一个清晰、快速、富有节奏感的“哒哒—哒哒哒—”的声音传了出来,虽然依旧听不懂,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规律性和力量感。
这规律的声音,与殿外隐约传来的、代表宫廷时间的悠长钟鼓声,形成了诡异的对比。
一种是精准、高效、代表着未知未来的电码;一种是缓慢、庄严、延续了数百年的旧制时序。
溥仪被这有节奏的声音迷住了,小手不再乱动,只是静静地听着。
李德顺却感到一阵心悸。
他仿佛看到,这无形的电波,正像水银一样,悄无声息地渗过紫禁城高大的宫墙,渗过这重重帘幕,将要浸染、侵蚀这里的一切。
他下意识地挺了挺佝偻的背,想要用自己这具老朽的身躯,挡住些什么,却又清楚地知道,这不过是螳臂当车。
他只能看着小皇帝趴在那个代表新时代的造物上,而那座象征着旧时代的、精美的积木宫殿,在一旁悄然倾颓了一角。
殿内,檀香依旧袅袅。
殿外,天色愈发阴沉。
(第二节 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