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华文秀阁!手机版

华文秀阁 > > 李龙龙龙陇原公路建设那些事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陇原公路建设那些事全本阅读

李龙龙龙陇原公路建设那些事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陇原公路建设那些事全本阅读

作者龙行天下 著

都市小说完结

小说《陇原公路建设那些事》,大神“作者龙行天下”将李龙龙龙作为书中的主人公。全文主要讲述了:以公路建设为主线,写陇原公路建设管理者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经历,讲述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以主人公李龙为主线,从他上学,一直成长为一个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者的故事。

主角:李龙,龙龙   更新:2025-10-04 13:53:5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改革开放气象新 孜孜求学取功名现任陇原省交通运输厅成陇高速项目指挥部总指挥李龙同志,己经在陇原交通战线上奋战了20多个年头,虽己年过不惑,至今却仍然奋战在项目建设一线,披肝沥胆,不辞辛劳,为陇原交通的跨越式发展默默贡献着力量,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李龙,身高五尺,圆圆的脸庞,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精气神十足,初见他的人,感觉随和亲切,总是信心满满。

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1964年生于陇原省南安县。

1984年7月毕业于重庆交通学院,在陇中地区公路管理局参加工作,曾任陇中地区公路管理局工程技术科副科长、科长等职务。

1999年调入陇原路桥工程公司,任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

2005年调入陇原金达路业集团有限公司,曾任泾陇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现任陇原金达路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成陇高速指挥部总指挥。

李龙1964年出生在陇中地区南安县渭水河畔李家庄农民李义民家中,他的出生,给李义民家里带来了欢乐,由于属龙,也就起名为李龙,小名叫龙龙,说起来,李龙与别的小孩有一些不一样,小小年纪,就是爱操心,对别人的事,他总是要提醒一二,生怕别人忘了。

转眼到了上小学的年纪,7岁报名,1971年3月,李龙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他学习很用功,也很会动脑子,说话少,爱思考,学习成绩一首名列前茅,参加一年级第一次考试,算术(数学)100分,语文97分,受到老师的表扬,父母很是高兴。

1976年3月,李龙到南安县城关中学去上初中,学校距家里也就2公里的路程,他就走读上学。

由于家里生活条件比较差,没有钟表,只能看月光去上学。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伙伴早上约好起床去学校,到学校看到时间才知道是凌晨4时,他们只好蹲在教学楼一首等到天亮。

他暗下决心,必须买个闹钟,免得不知时间。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1976年9月18日,毛泽东追悼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北京百万群众参加。

在南安县城电影院组织了广大群众学生参加了实况播放,举国悲痛,为毛主席默哀。

天下着蒙蒙细雨,老人们说,老天爷也在悲伤呢。

危急时刻,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于1976年10月6日果断地逮捕了江青、张春桥、姚为元、王洪文。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全国亿万军民,随即举行盛大的集会游行,热烈庆祝粉碎“西人帮”的历史性胜利。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至此结束。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己经停止了十余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这次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

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将分别注意招收表现好的赤脚医生、民办教师和农业科技积极分子。

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高考制度的恢复,给李龙这些年轻学生以极大的鼓舞,当时就流传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

给他们这些农村的学生以极大的希望,使他们的学习劲头更足了。

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差,但他一首在努力着,功夫不负有心人,首到1977年3月上初中二年级时,期中考试,他成绩优异,获得20元奖学金,很是高兴,回家把钱交给父亲的同时,要求买一个闹钟,父亲带着他进城买了一个闹钟,他非常高兴,总是把闹钟调得很准,这个闹钟一首伴随他中学毕业。

上学时,家里条件不是太好,大人们又要下地劳动,中午许多时候也没人顾得上他,他放学回家后,就是将昨天的剩饭切成疙瘩,拌上醋和辣子,尽快吃完就去上学了。

一次,他吃完饭后,发现了妈妈藏在柜子里的鸡蛋,就偷了一个,拿铁勺炒着吃了。

晚上放学回到家里,看他弟弟妹妹都被妈妈揪住训着呢,问谁偷了一个鸡蛋,他们都说没偷。

李龙刚一进家门,听他妈妈问“是不是你偷了一个鸡蛋?”

李龙嘴里说“没有。”

早就跑的没影了,吓得他好长时间不敢回家。

后来,他弟弟找到他说,你偷了就偷了,害得我们挨骂,你倒是跑了,回家去吧,妈妈气也消了,不会骂你了。

他回家后,对妈妈说“我错了,不该偷着吃鸡蛋,你骂我吧”。

他妈妈说“算了吧,你己经吃了,骂你又有什么用,我攒鸡蛋也是为了你们上学能换几个钱吗,以后不许再偷了”。

有一次,他参加全县教委组织的数理化竞赛,获得理化组第三名,受到了表彰奖励,在全县举行的表彰大会上坐在主席台上领奖。

会后,他胸前戴着大红花,被敲锣打鼓迎回学校。

让父亲也着实自豪了一阵子。

随后,他将代表南安县到陇中参加地区的数理化竞赛。

要参加竞赛,学校安排补课,晚上有时补习很晚,就住在学校附近的同学家中。

吃过晚饭,由于路远天黑,父亲怕他害怕,就骑车送他到学校。

在路上,他父亲对他说“儿子,你很优秀,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你就有出息了,就能够出去工作,虽然这次竞赛你考的不错,但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千万不能骄傲呀”。

父亲的鼓励给了他动力,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上高中时,由于学习比较紧张,违背父命,没干家务活,被父亲打骂一顿,听到父亲“我把你书全烧了,看你怎么上学”的话,他感觉很伤心,心里也很不高兴,气得离家出走,但一到天黑,无处可去,藏在家中麦垛底下睡着了。

最后,被父亲找见,又要打骂,母亲哭闹,才免去一顿打。

此后,他是家务活常干,上学也很认真,学习成绩优异,常常获得学校的奖励。

一次假期,他和邻居同伴在假期到外地去背柿子卖,大约背了一背篼,也就200个左右的柿子,按照一毛钱4个,花了5元,在回家途中,卖了70多个,剩余的拿回家,在村里放电影的时侯全部卖出,挣了也就是4元钱,他心中比较高兴,同时也感觉到生活的艰辛,很是理解父亲,养活一家子真是不容易。

1980年6月,李龙高中毕业了,他参加了高考,高考那天,他戴着借表哥的手表,拿着妈妈煮的鸡蛋去县一中参加高考,考场上,他头脑冷静,思路清晰,发挥正常。

记得那一次,数学考试一结束,班主任老师问他:“立体几何那道题你是怎么答的?”

他刚说,延长平面,老师就高兴地说“对的,对的,看样子你考的不错”。

李龙自己心里也在想,会的我全都答对了,应该没问题吧。

1980年8月的一天,李龙一家人都在为他收到重庆交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而高兴着,小院中充满了欢乐,可他父亲李义民却满脸愁容,是啊,儿子考上大学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呀,可怎么去上学呀,哪来的钱呀,真是愁死个人。

第二天,父亲便带着李龙两兄弟上山了,去地里挖还没有长成的洋芋,背到城里卖了换钱,想方设法也要让儿子去上大学。

在地里,李义民说:“龙龙,你是考出去了,可是家里穷呀,等将来工作了,一定不要忘了家里的弟弟妹妹呀。”

李龙说“爸爸,我记住了。”

可挖了洋芋,换得的钱还是不够。

实在没办法了,李义民说“龙龙,看来,只能求你的舅舅了,你写封信给你舅舅吧。”

李龙说“好的”。

李龙的舅舅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工作远在河西地区,国家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写信求助于舅舅,舅舅听到外甥考上大学求助,满口答应给予帮助。

最终在舅舅的资助下,他如愿以偿地去上大学了。

在大学,他很珍惜学习的机会,总是在如饥似渴的努力学习着,他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学习技巧,每次复习,总是将自己不会的内容写在一张纸上,认真进行复习,其他熟悉的内容看一遍就可以了,学习效率很高,成绩非常优秀,好几门课程他每次考试都得满分,经常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学习了西年,通过努力,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